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内容有哪些,合格标准是什么

张海妮   2025-03-03 11:03:04

中级经济师考试涵盖两大核心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经济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建立经济学基础,而《专业知识与实务》则深入考察所选专业领域,注重理论与实务结合。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试主要分为两大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介绍: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涵盖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

题型设置:通常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题型多样,全面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知识与实务》

内容介绍:此科目根据考生所选专业进行深入考察,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如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不仅考察理论知识,还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可能会出现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专业选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专业类别,这一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复习策略和重点。

题型设置:包括单选题、多选题以及案例分析题,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合格标准相对明确且稳定,自2021年度起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

合格分数线

中级经济师考试各科目满分均为140分,合格标准按试卷满分的60%划定,即合格分数线为84分。考生在任一科目中的成绩达到84分或以上,即可认定为合格。

成绩有效期

成绩单科保留1年,考生可以在有效期内继续参加未通过的科目考试。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地区差异

部分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了自主划线的省内合格标准。这意味着在这些地区,经济师证书仅在省内有效。考生若达到这些地区单独划线的分数线,将获得仅在当地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成绩合格证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