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告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

admin   2025-02-11 03:11:03

很多考生想了解“国考公告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公务员招聘栏目小编为大家分享原文通知!

国考公告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图1)

国家公务员局今日已发布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公告,公告详情入口已备好,想报考国考的考生赶快点击进入查看吧!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25726人公告


扫码进行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筛选

在了解了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紧张的备考了,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备考!

2021国考新大纲培优课程>>>

2021国考新大纲红领决胜课程>>>

2021国考状元基地班>>>

2021国考15天冲刺密卷>>>

2021国考新大纲图书>>>

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大咖课>>>

如何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员名单?

笔试成绩公布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确定的面试人员比例,从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的人员名单。

什么时间进行面试?

面试具体时间由招录机关确定,一般在2021年2月底前进行。面试内容和方式结合招考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确定。面试时间、地点等事项,考生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或者招录机关网站查询招录机关面试公告,也可直接向招录机关咨询。

是否所有职位都要在面试阶段进行专业能力测试?

不是。只有《招考简章》事先公布的需要在面试阶段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职位,才进行专业能力测试。

1.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 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鹿为马 B.削足适履

C.自欺欺人 D.掩耳盗铃

2.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有 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 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 化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和书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悲 难以为继 B.遗憾 步履维艰

C.可惜 寸步难行 D.无奈 一筹莫展

3.在嘈杂环境下,大脑会自动 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只 身边熟人所发出 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只好面对 的命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筛选 保留 置若罔闻 B.过滤 接收 充耳不闻

C.淘汰 选择 灰飞烟灭 D.排除 存储 烟消云散

1.【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空前的“这”是对前文做法的总结,即该空应填词语的意思是“‘开除’定义概括不了的,来适应定义的概念”。

第二步,辨析选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都强调欺骗,“指鹿为马”指混淆是非,均不符合上述语境,排除 A 项、C 项和 D 项。“削足适履”指削去脚多余的部分,去适应鞋的大小,B 项符合前文语境。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削足适履:因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部分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 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

2.【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先从第二空入手,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只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可知, 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最终还是推广了出去,只是推广的过程很艰难。“难以为继”和“寸步难行”说明高校科技研究成果难以推广,语义过重,排除 A 项和 C 项。“一筹莫展”的主语一般是人,且其侧重于“一点办法都没有”,语义过重,排除 D 项。锁定答案为 B 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遗憾”能体现出“科研成果好,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第二空“步履维艰”能体现出“成果推广难”的意思。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主语一般是人。 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寸步难行:形容连一步都难以进行。

步履维艰:多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也指创业经营艰辛。

3.【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第一空搭配对象为“不熟悉的人的声音”。A 项“筛选”的结果侧重于“留下来”,而文段“不熟悉的人的声音”是要“被剔除”的,与“筛选”意思完全相反,排除。第二步,第二空根据“不熟悉的人的声音不留下,留下的是熟人的声音”可知,该空所

填词语侧重于“保留”、“识别”或“接收”的意思。D 项“存储”侧重于“存放储备”,与

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文段意思,不熟悉的声音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被大脑故 意忽略了而已。C 项“灰飞烟灭”强调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与文意不符,排除 C 项。B 项

“充耳不闻”侧重“有意不听”,与文意“大脑主动过滤掉(不听)不熟悉的人的声音”符合。因此,选择 B 选项。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递补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补录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公示|录用公告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

以上就是关于“国考公告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资讯关注本栏目更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