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科目及内容,合格标准是什么

刘馨   2025-10-28 07:42:58

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包含专业阶段6科综合阶段1科,各科目均实行百分制且60分为合格标准,专业阶段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无有效期限制。

考试科目及内容

专业阶段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重点考察理论知识和实务应用能力。例如,《会计》涉及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税法》聚焦税收政策与纳税实务。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试卷二),要求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务问题,如审计案例分析和战略决策。

合格标准与成绩管理

每科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即通过。专业阶段需在连续5个年度内通过全部六科,否则超期科目需重考;综合阶段不限通过时间,但需先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通过后,可领取专业阶段或全科合格证,并申请成为非执业会员。

考试策略与建议

建议根据学习时间选择科目搭配:时间较少者可每年报1-2科(如《会计》+《税法》),时间充裕者可报3-4科(如《会计》《审计》《税法》组合)。备考时需注重真题训练和知识体系整合,利用网课、教材和辅导书强化薄弱环节。

常见FAQ:

综合阶段考试形式与难度如何?
综合阶段分两卷(各50分),侧重实务案例分析,需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率通常高于专业阶段,但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何选择科目搭配更高效?
推荐关联性强的科目组合,例如:

《会计》+《审计》+《税法》(实务关联度高)

《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涉及企业决策模型)
零基础考生可从《会计》或《经济法》入手。

成绩有效期如何计算?
专业阶段单科成绩从通过当年起算5年,例如2025年通过《会计》,则有效期至2029年。若2026年通过第二科,有效期延续至2030年,以此类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