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2025年报考条件具体内容(考生须知)

王小静   2025-08-02 15:33:34

中医师承考试目的在于为非医学类专业出身但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才提供教育途径,分为3年“老师承”和5年“新师承”两种方式。该考试有助于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以下是关于中医师承2025年报考条件的详细内容。

一、中医师承报考条件

中医师承考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跟师学习满3年的“老师承”,另一种是跟师学习满5年的“新师承”,但后者仅在少量省份执行。考生需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足相应年限。出师后,无执业资格,需工作1年后报考中医助理医师,再经过5年方可报考中医执业医师。

二、报名流程及官网

中医师承报名入口官网由各地相关卫生部门公布,通常在当地卫健委/卫生人才网或中医药管理局指定官网报名。报名流程包括:

资料递交:将个人信息及学习意向等资料提交给辅导机构。

拜师:师傅审阅资料后安排见面,双方同意后进入下一步。

公证:在师傅工作所在区公证处进行公证,双方需亲自到场并提供相关证件。

备案:将公证后的资料提交备案。

跟师学习:记录跟师笔记、跟诊记录、学习心得等,并准备1500小时跟师证明材料。

网络报名:根据当地卫健委公告准备材料,进行网络报名。

三级审核:经历县、市、省三级审核。

考试:包括临床实操、中医基础、临床答辩和基础理论考核。

三、考核形式及合格标准

考核内容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执行,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或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合格标准为:

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满分100分,60分合格;综合笔试满分300分,180分合格。

合格成绩有效期分别为两年和当年。

出师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作为参加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

四、年龄及其他限制

中医师承学习年龄应为18岁及以上成年人,无明确年龄上限。考生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证书等公证材料。指导老师需具备中医类别或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丰富临床经验,并保持良好职业道德。师承人员与指导老师需签订并公证《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师承是零基础者及无全日制中医医学学历人员学习中医、走上中医执业道路的唯一途径。

标签: